易经六十四卦中,隐藏着识人的终极密码。
三千年前,伏羲氏观天象、察地理、通人事,创立了这套完整的识人体系。
其中三卦最为凶险:睽卦预示背叛之相、困卦揭示刻薄之人、剥卦警示算计之辈。
这三种面相对应的人群,在历史上屡屡应验。
春秋战国的权臣叛主、汉唐盛世的奸佞当道、明清易代的内斗不休,无不验证着这套古老智慧的精准性。
更重要的是,易经不仅教你识别,更传授了完整的应对之法。
遇到三白眼、高颧骨、鹰钩鼻这三类人,古圣先贤留下了怎样的应对策略?
汉武帝时期,大儒董仲舒精通易经,常为朝廷举荐人才。
他发现朝中某些大臣虽然能力出众,但品行有问题,便开始深入研究易经中的识人之道。
一日,董仲舒在太学授课,弟子们围坐听讲。
董仲舒手持易经,神色凝重地说:"诸位可知,易经不仅能占卜吉凶,更能洞察人心?"
众弟子面面相觑,其中一位名叫司马迁的年轻学子问道:"先生,易经如何能看出人的品格?"
董仲舒点头:"易经云'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,在人成相'。
天地万物皆有其象,人的面相便是其内心的外在显现。今日我便传授你们易经识人的三大要诀。"
"第一要诀,观睽卦之相。"董仲舒翻开易经,指着睽卦说道,"睽者,背也。
此卦上离下兑,火泽相违,象征背离分化。对应面相便是三白眼。"
司马迁不解:"何为三白眼?"
"眼珠偏上或偏下,露出三面眼白。上三白眼者眼珠下沉,下三白眼者眼珠上浮。"董仲舒详细解释,"睽卦告诉我们,这类人内心分裂,表里不一,容易背叛。"
董仲舒继续道:"第二要诀,识困卦之人。困卦上坎下兑,水泽困顿。此卦对应高颧骨而无肉包裹的面相。颧骨主权势野心,过高无肉者内心刻薄,在困境中容易伤害他人。"
"第三要诀,防剥卦之徒。剥卦上艮下坤,山地剥落。对应面相是鹰钩鼻配薄唇。鹰钩鼻者心机深重,薄唇者薄情寡义。剥卦象征逐步侵蚀,这类人善于算计,会一点点剥夺他人利益。"
另一位弟子班固问道:"先生,如何准确辨识这些面相特征?"
董仲舒起身踱步:"辨识之法有三层。第一层看形,第二层观神,第三层察行。
仅看外形还不够,更要观察其神韵气质。"
"三白眼的辨识,关键在眼神。真正危险的三白眼,不仅是眼白外露,更重要的是眼神飘忽不定,或带有莫名戾气。与人说话时目光游移,这便是睽卦所示的内心背离。"
"高颧骨的识别,要看协调性。需要警惕的是颧骨突兀而起,没有丰润肌肉包裹,看起来尖锐逼人。
这类人言谈中常透露咄咄逼人的气势,正是困卦所示的刻薄本性。"
"鹰钩鼻薄唇的判断,鼻梁中段向下弯曲,鼻头尖锐下垂,嘴唇单薄紧抿。
观察此人说话时的神情,往往带有算计味道,笑容也不够真诚,应了剥卦逐步侵蚀的特性。"
司马迁若有所思:"先生,这些面相是否还有更细致的区分?"
董仲舒颔首:"自然有之。三白眼又分上三白、下三白、四白眼。
上三白眼者多疑善变,下三白眼者冷酷无情,四白眼者最为凶险,几乎无情无义。"
"高颧骨也有区分。颧骨过眼尾者权欲熏心,颧骨尖如刀者最为危险,左右不对称者内心更加复杂扭曲。"
"鹰钩鼻的程度也不同。轻微弯钩者只是心机较重,明显如鹰钩者便要格外提防,若配合山根断折,则此人必有大奸大恶。"
班固接着问:"那我们遇到这样的人该如何应对?"
董仲舒神色变得严肃:"应对之法,易经早有明示。对睽卦三白眼者,要保持适当距离,重要事务不可全托,要有书面约定,不能全凭口头承诺。"
"对困卦高颧骨者,要避免利益冲突。平时可礼貌交往,但涉及重要利益时要格外谨慎,不可在其困难时贸然相助,容易反遭其害。"
"对剥卦鹰钩鼻薄唇者,要时刻保持警觉。这类人最善伪装,初期可能显得友善,但时间长了就会露出本性。与其相处要明确界限,不可让其有机可乘。"
司马迁又问:"先生,除了这些基本应对,还有更深层的方法吗?"
董仲舒深深看了看弟子们:"更深层的方法涉及卦象变化和具体的化解之道。
比如如何通过五行相克来制衡这些人,如何利用卦象的时机来避险趋吉,以及遇到这些人时的具体应对口诀..."
听到这里,所有弟子都露出了渴求的神情。司马迁忍不住问道:"先生,能否详细传授这些深层方法?"
董仲舒看着弟子们求知若渴的神情,却突然停下了讲解。
他沉思片刻,缓缓说道:"刚才所讲,只是易经识人术的表层内容。真正的精髓,涉及卦象的深层变化规律和完整的应对体系。"
司马迁急切地问:"先生,那这些深层内容是什么?我们确实需要这样的智慧来保护自己。"
董仲舒轻抚胡须:"这些内容包括:如何通过卦象变化预测这些人的行为趋势,如何运用五行生克制衡之道,以及遇到每种面相时的具体应对口诀和化解方法。
这些都是易经的核心秘传..."
班固也加入请求:"先生,我们都是您的得意门生,求您完整传授这套识人之道。"
董仲舒看着弟子们诚恳的眼神,终于点了点头...
董仲舒见弟子们诚心求学,便决定将易经识人的完整秘传授予他们:
"既然你们如此用心,我便将这套识人术的精髓全部传授。
但需谨记,这些知识只可用于自保和济世,不可用来害人。".....
"首先深入讲解睽卦三白眼的完整体系。
睽卦的卦象结构极为复杂,上离为火为明为眼,下兑为泽为口为悦。
火性上炎,泽性下润,两相背离。
在人相上,不仅体现为眼白外露,更深层的是整个面部的不协调感。"
董仲舒详细解释:"真正的睽卦之相,有七个层次的观察要点。
第一层,眼白外露的具体方位和程度;
第二层,瞳孔的大小和神光的强弱;
第三层,眼周肌肉的紧张状态;
第四层,眉毛与眼睛的配合关系;
第五层,眼角的纹路方向;
第六层,眼睑的厚薄和颜色;
第七层,整体眼部与五官的协调性。"
"具体来说,上三白眼若配合眉压眼,此人心性阴沉,报复心极强;
下三白眼若眼角上扬,此人冷酷无情,手段毒辣;
四白眼若瞳孔过小,此人几乎无人性可言,见之必须远避。"
司马迁认真记录,问道:"那具体的应对方法呢?"
董仲舒继续:"应对睽卦之人的完整策略,源于易经的变卦理论。睽卦变化有多种可能,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应对。"
"第一种变化,睽卦变同人卦。此时要采用'同人于野,亨'的策略,即在公开场合与其保持表面和谐,私下保持距离。
具体做法:在众人面前给其足够面子,避免当众冲突;私下交往要有第三方在场,不可单独会面;重要决策要有书面记录,防其翻脸不认。"
"第二种变化,睽卦变革卦。此时要采用'巳日乃孚,元亨利贞,悔亡'的策略,即等待时机成熟再行动。
具体做法:暂时忍耐其小动作,不要立即反击;
暗中收集证据,准备关键时刻使用;联合可靠盟友,形成制衡力量。"
"第三种变化,睽卦变家人卦。此时要采用'家人嗃嗃,悔厉吉'的策略,即严格按规矩办事。
具体做法:建立明确的合作规则,不允许任何变通;定期检查执行情况,发现问题立即指出;保持适度威严,让其不敢轻举妄动。"
班固听得入神,问道:"那困卦高颧骨的深层奥秘呢?"
董仲舒转向困卦:"困卦的深层机理更为复杂。
上坎下兑,坎为水为险为陷,兑为泽为悦为口。水在泽上而泽干,象征资源匮乏,人在困境中容易做出极端行为。高颧骨无肉包裹者,正如干涸的湖泽,内心缺乏温润滋养。"
"识别困卦高颧骨的完整方法有九个要点:
第一,颧骨的高度是否超过眼尾;
第二,颧骨是否有肉包裹;
第三,颧骨的形状是尖锐还是圆润;
第四,左右颧骨是否对称;
第五,颧骨与太阳穴的关系;
第六,颧骨的颜色是否异常;
第七,颧骨与下颌的配合;
第八,说话时颧骨肌肉的变化;
第九,情绪波动时颧骨区域的反应。"
"更深层的判断标准:颧骨如刀刃者最为危险,这类人在利益面前完全没有底线;
颧骨一高一低者内心扭曲,容易做出令人意外的恶行;
颧骨过高而下巴尖小者,权欲极强但手段卑劣。"
司马迁问:"应对困卦之人的具体策略是什么?"
"应对困卦之人要运用'困而不失其所亨'的智慧。困卦的变化也有多种,每种都有相应对策。"
"困卦变解卦时,要采用'雷雨作,解'的策略。
即等待其困境缓解后再交往,此时其戒心最松,也最容易暴露真面目。
具体做法:在其困难时保持距离,不要伸手相助;
等其度过难关后再恢复正常交往;此时要特别观察其是否有感恩之心,以判断其真实品格。"
"困卦变咸卦时,要采用'咸其辅颊舌'的策略。即通过言语试探其底线。
具体做法:故意说一些模糊的话,观察其反应;在利益分配时稍有倾斜,看其是否立即计较;通过第三方传递一些信息,测试其是否会背后使坏。"
"困卦变升卦时,要采用'升虚邑'的策略。即给其一些虚名实利,满足其权力欲望,但不给实权。
具体做法:在表面上给其足够尊重,让其感觉很重要;实际决策时绕过其,不让其掌握核心信息;适度分享一些小利益,避免其铤而走险。"
董仲舒见弟子们听得专注,继续讲解剥卦的深层秘密:"剥卦是最凶险的卦象之一。
上艮下坤,艮为山为止为手,坤为地为顺为腹。山在地上,本来稳固,但时间久了必然剥落。
鹰钩鼻薄唇者,如同将要剥落的山石,会逐步侵蚀他人的根基。"
"识别剥卦鹰钩鼻薄唇的完整标准有十二个层次:
第一层,鼻梁的弯曲程度和位置;
第二层,鼻头的尖锐度和下垂程度;
第三层,鼻翼的大小和形状;
第四层,山根的高低和断折情况;
第五层,上唇的厚薄和形状;
第六层,下唇的厚薄和颜色;
第七层,嘴角的位置和纹路;
第八层,人中的深浅和偏正;
第九层,说话时嘴型的变化;
第十层,笑容的真假程度;
第十一层,整体面部的协调性;
第十二层,不同情绪下面部表情的一致性。"
"最危险的剥卦组合:鹰钩鼻配刀子嘴,此人心狠手辣,睚眦必报;
鹰钩鼻配薄唇无人中,此人薄情寡义,六亲不认;鹰钩鼻配山根断折,此人必有大灾大难,且会连累他人。"
班固急切地问:"那如何应对剥卦之人?"
"应对剥卦最为复杂,需要运用'剥床以足,蔑贞凶'的完整策略体系。剥卦的核心特点是渐进侵蚀,所以我们的应对也要分阶段进行。"
"第一阶段,初识期的防范。
剥卦之人最善于伪装,初期往往表现得很友善。此时要做到:
保持表面礼貌,内心高度警觉;
不要被其小恩小惠迷惑;重要信息坚决不透露;
建立多重信息渠道,验证其言行一致性。"
"第二阶段,相处期的应对。
随着接触加深,其本性会逐渐暴露。此时要做到:建立明确边界,不可随意突破;定期评估合作关系,及时调整策略;保持多个合作伙伴,不要过分依赖;记录重要对话和决策,防其日后翻脸。"
"第三阶段,冲突期的化解。
当利益发生冲突时,剥卦之人必然露出真面目。此时要做到:提前准备退路,不要被其困住;联合其他受害者,形成制衡力量;必要时主动让利,避免正面冲突;保留关键证据,以备不时之需。"
"第四阶段,分离期的处理。
当关系无法维持时,要干净利落地分开。此时要做到:切断所有利益关联,不留后患;处理好善后事务,避免其抓住把柄;暗中观察其动向,防其报复;告知相关人员,避免其再次行骗。"
司马迁感叹道:"先生的教导真是博大精深,不过我还想知道,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在真心改变?"
董仲舒点头:"好问题。相由心生,心境改变则面相必变。
判断真假改变有七个标准:第一,眼神的变化,真心改变者眼神会变得坚定温和;
第二,面部肌肉的松弛度,内心平和者面部自然放松;
第三,说话的语调变化,心地善良者语调自然温和;
第四,行为的一致性,表里如一者言行必然统一;
第五,对待弱者的态度,品格高尚者必然善待弱者;
第六,面对利益的选择,修养提升者不会过分计较;
第七,长期观察的结果,真正改变需要时间验证。"
"更重要的是,我们学习这套识人术,不是为了批判他人,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帮助他人。
即使遇到这三种面相的人,也要给其改过自新的机会。毕竟人性复杂,面相只是参考,最终还要看其品德修养。"
董仲舒最后总结道:"易经识人术的最高境界,是既能保护自己,又能包容他人。
当你掌握了这些识人方法后,更要修正自己,提升品德。只有自己光明正大,才能真正做到'君子坦荡荡'。"
"记住,学识人术不是为了多疑,而是为了智慧;不是为了排斥,而是为了包容;不是为了批判,而是为了帮助。这才是易经教给我们的真正智慧。"
随着课程的结束,弟子们对易经识人术有了完整而深刻的理解。
这不仅是一套实用的技巧,更是一种人生哲学,一种既能明辨是非又能宽容待人的智慧之道。
在后来的人生路上,这些知识成为了他们最宝贵的财富,不仅保护了自己,也帮助了无数他人。
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,快来关注心自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