刷短视频时刷到一组数据,差点没把我手机甩出去——最近这阵子国内外乒联的比赛里,居然冒出来21场一方11-0横扫对手的对局。要说这里头最让人挠头的,还得数周启豪11-0王楚钦、水谷隼11-0张继科这两场,剩下的大部分倒也能品出点门道来。
先唠唠周启豪这场。去年全锦赛男团半决赛,广东队对山东队那场,周启豪上来就跟打了鸡血似的。王楚钦当时刚打完前面的单打,体力多少有点顶着,加上周启豪那板反手快撕跟长了眼睛似的,专挑王楚钦正手空当钻。第一局10-5领先时,王楚钦接发球连续失误,周启豪乘胜追击连得6分直接打崩。后面几局王楚钦明显没缓过劲,周启豪越打越顺,最后11-0的比分挂出来,连场边教练都直搓手——这哪是团体赛,简直像周启豪专门找王楚钦“练手”来了。
再看水谷隼那场更玄乎。2019年世界杯团体赛中日对决,水谷隼作为日本队第三单打,硬是把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张继科给“剃了光头”。那时候张继科刚伤愈复出,状态还没完全回来,加上水谷隼那套“牛皮糖”式打法,搓短球、放高球、反手贴防,把张继科调动得满场跑。张继科几次想发力扣杀,都被水谷隼提前预判,要么挡回直线,要么变线到反手位。打到第五局,张继科已经有点急眼了,救球时差点撞翻场边广告牌,结果还是被水谷隼11-7锁定胜局。赛后张继科自己都说:“这场球输得不冤,水谷的战术执行得太坚决了。”
不过话说回来,剩下那19场11-0倒也不全是“冷门”。像今年WTT支线赛上,18岁的小将纵歌曼11-0横扫加拿大名将李元璋,那就是典型的“青春风暴”——纵歌曼近台快攻又快又狠,李元璋这种老将根本跟不上节奏;还有德国公开赛上,单晓娜11-0击败波兰选手,人家德国老将那是靠发球抢攻和落点控制,把对手压得喘不过气。说白了,竞技体育就是这样,实力差得远、状态差得远,或者战术针对性拉满,分差拉大太正常了。
但为啥这21场11-0能在网上吵翻天呢?我看啊,主要是现在观众看球更“苛刻”了。以前咱们看国乒比赛,经常能看到大比分横扫,像刘国梁、孔令辉那会儿,11-0的比分多了去了,那时候大家就觉得“这才叫实力”。可现在不一样了,球迷们不光看输赢,还讲究“观赏性”——你要是11-9险胜,大家觉得“打得真胶着”;你要是11-0横扫,反而有人觉得“没看头”“胜之不武”。其实这有点冤,毕竟比赛结果就是实力最直接的体现,再说了,谁规定比赛非得打到决胜局才叫精彩?
再往深了说,这21场11-0里头,藏着不少“新老交替”的信号。像周启豪、纵歌曼这些年轻选手能打出11-0,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和一线选手掰手腕的实力;而王楚钦、张继科被横扫,也不是说他们退步了,更多是对手抓住了他们的状态起伏或者战术漏洞。就像咱们上班似的,平时业绩好的员工,偶尔也会被新来的同事抢了风头,这再正常不过了。
说到底,11-0本身没什么大不了的,它只是比赛结果的一种呈现方式。咱们看球图个啥?不就是看选手们拼尽全力、互有胜负嘛。不管是11-0还是11-9,只要打出了水平、打出了精彩,那就是好球。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亲爱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!